图为河北省城市供热暨热源改革试点现场会现场
9月25日,全省城市供热工作会议在河北邯郸馆陶县召开,会议通报全省冬季供暖问题“冬病夏治”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各地冬季供暖问题“冬病夏治”工作开展和供热准备情况,安排全省供热准备工作。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管负责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馆陶县委书记王立伟作了典型发言。
王立伟向到馆陶县参加全省现场会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供热热源试点工作。
坚持顶层设计,积极探索供热新模式。经过多方考察调研,综合对比,确定实施了跨季节储热集中供热项目,先后召开多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方案,破解施工难题,协调和调配建设资源,推进了项目顺利实施。
坚持技术创新,扎实开展供热热源建设。实施“互不妨碍”式湖底储热,建设储热孔,埋设储热换热管,将太阳辐射热量储存到地下储热体中。实施“夏储冬用”式跨季储热,建设大型储热系统,铺设跨季储热取退水管道,为冬季地下取热提供热源。实施“夜储日用”式跨天储热,建设集中供热站,配套跨天短时储热罐,作为县域小区供热热源。实施“融通连接”式供热设施,建设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小区内建设储热孔,打造小区地下分布式储热体。
坚持“四化”建设,打造智慧供热系统。注重供暖监测“数字化”,建设集中供热指挥调度中心,对县域热源、热网、末端等环节进行智能调控。注重供暖服务“便捷化”,开通线上缴费方式,供暖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居家自主办理缴费手续。注重供暖维护“常态化”,建立网上报修平台,在网上申请报修,智能接单、智能派单。注重供暖管理“网格化”,对供热小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供暖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坚持四个转变,实现高效“零碳”供热。供热热源由低品位转变为高品位,在停暖季将大量低品位热源热量,储存到土壤深层,冬季将储存热量由热泵机组提升至高品位热能。供热设施由地上转变为地下,实施热源改革后,各种设施主要在地面、河湖面以下。供热能源由多元化转变为清洁化,对接风电、光电,运用绿电资源,全力打造“零碳”供热。排查检修由“冬病夏治”转变为“冬病常治”,督促供热企业进行常态化培训、摸底、排查、维护。
上一篇:“地热+”模式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