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矿业报9月27日以《“地热+”模式大有可为》为题,报道了2024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盛况。图为报道截图。

我们为什么要“地热+”?“地热+”“+”什么?怎么才能实现“地热+”?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在2024全国地热大会上作了题为《实事求是“地热+”》的主旨报告,科学回答了上述三个重要问题。(点击上图,阅读报告全文)
中国矿业报讯 (记者 张继勇)9月20日,以“开拓创新 拥抱地热新时代”为主题的2024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大会以“双碳”战略为指引,聚焦地热领域发展热点趋势,分享地热能开发科技和创新成果,共商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名誉理事长汪集暘在视频讲话中说:“我国东部部分老牌油田已经进入‘老年期’,开采石油后还可以开采热水,将油田变‘热田’,还可以把空出来的油井作为热储,采储结合。我们要发展‘地热+’,即把太阳能、风能跟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利用。此外,在长三角等拥有大江大河或中小型湖泊的地区,湖水、江水、河水中的热量都可以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地热+’与五湖四海合作,这是非常有前途的,将大有可为。”

据介绍,地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量大、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能源变革背景下具有独特的“先发优势”。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地热产业不仅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带动相关装备制造国产化和工程技术业务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50多位院士专家、行业大咖、高层领导作专题报告,为我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聚焦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探索地热能高效利用新路径,提出更多创新性、开拓性的意见建议。
大会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主办,地热加App、地热能网、《中国地热》杂志社、北京碳主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热领域权威专家、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组织、地热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节能投资及碳中和产业服务企业等出席大会并参观了全国地热能与地源热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