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网站!

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行业动态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地热产业发展?专家、企业多视角热议

2024-05-16 22:36:36     来源: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

       地热行业热议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地热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4月18—19日举办的2024四川(成都)地热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地热》采访时表示,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是绿色转型当中一种重要的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将有力推动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全国两会上深入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新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理念,已汇聚起产业创新的时代洪流。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培育壮大地热产业,布局建设未来发展——在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地热行业该如何作答?大会期间,地热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发表了真知灼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力量磅礴。

       新质生产力赋能地热产业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部分是创新。”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宁波向记者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从地热资源开发应用来讲,从勘查评价到设计施工到最后的智慧管控,这一系列都要跟现在的科技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新质生产力。”

       李宁波认为高效能、高质量是地热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所实施的项目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没有创新技术应用、没有科学创新管理、没有质量的监督,包括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择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支撑,地热产业的发展想成为新质生产力,那就是一句空话。”

       四川省川能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强对《中国地热》表示,看似简单的浅层地热能项目,行业内出现的诸多失败案例,大多原因在于没有对施工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我们要用系统思维把浅层地热能项目建设好、运营好,要精专这一领域业务。”

       地热能作为适合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的新能源,李宁波认为,地热能产业在技术与应用模式上要不断地创新,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地热产业就可以真正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而且能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受访的与会嘉宾表示,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它是绿色转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力。我们只有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我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技进步推动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到2021年底,我国地热供暖(制冷)能力达到13.3亿平方米;2020年,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规模在全球占比达37.7%。国际地热大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分析,“新时代10年,我国地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可圈可点的,取得这些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科技进步功不可没。”

       庞忠和表示,根据过去10年新时代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无论是在对地热资源生成、富集和赋存分布规律的认识方面,还是在勘查评价、换热采热,回灌以及热能利用方面,地热产业科技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科技进步是支撑地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征程上,在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下,更加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雄安新区的建设,为地热能清洁供暖的发展插上翅膀。庞忠和介绍,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的地热储能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已取得成果——用张家口的风电在雄安容城开展地热储能示范工程,即把风电转化成热能储存在地下,供冬季供暖使用。该技术通过相变储热装置、风力直驱热泵、高效太阳能集热器等部件,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跨季节储存于地下,转换为稳定热能。其背后,则是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坚实力量。

       “在中国非碳基能源构成中,地热目前占比约5%。未来基于开发利用规模扩大和储能增长,长期发展预期至少可与太阳能和风能相当。”庞忠和表示,未来地热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很大,减排贡献有可能达到10%—20%,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显著贡献。

       科技创新赋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推广含水层储能、岩土储能等跨季节地下储热技术利用;开展高温含水层储能和中深层岩土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高温钻井装备仪器瓶颈,支撑水/干热型地热能资源开发;研发单井采热系统、增强型地热系统以及地面综合梯级热利用系统。

       地热全产业链呼唤智能化数字化

       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潘国耀看来,让建筑节能降碳达到最优的效果,要结合智能化和数字化,把传统的地源热泵系统从热泵机组到应用端进行智能化控制,并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既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又让建筑节能降碳达到最优的效果。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就是新质生产力一个有效体现。”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焰华表示,要加强地热能产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协同推进地热能产业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赋能地热能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既为地热能产业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也对地热能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目标。

       由四川省川能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地源热泵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多种能源互补,实现了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成为行业内新的典范。“我们正在讨论筹备在成都市郫都区建设四川省首个近零碳建筑示范中心,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等,作为可复制的、可推广的观摩展示基地。”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来看,地热能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中如何占有一席之地,陈焰华分析,地热产业要通过跟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地热装备制造水平,背后是其技术创新的能力,我们要把技术创新能力转化成发展的能力,进而转化成推动整个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最终把整个地热产业上下游打通,能够真正地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地热行业独特的贡献。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技能人才基础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介绍,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积极建设地热平台,依托学校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地热资源研究中心,获批了四川省地热能勘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了天府永兴实验室地热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还牵头实施了四川省地热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成都理工大学于2017年获批建设地热能方向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现已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多层次地热人才培养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永兴实验室地热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聚焦四川盆地地热及伴生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面临的瓶颈难题,凝练技术攻关方向,确立了地热资源勘探评价、地热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中低温地热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地热水伴生资源高效提取技术四大研究方向,力争将中心建成国家级地热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产业推广基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能源人才培养建设方面,宿州学院博士后郭艳表示,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构建校企“双教师、双课堂、双平台、双文化”融合机制与平台,充分发挥各自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多领域的“产教”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深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同时高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覆盖了地矿、热动、材料、环境等跨学科知识,同时兼具理论创新性突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贵州大学教授裴鹏向《中国地热》表示,高层次地热科技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卓越工程实践技能、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等目标,不断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培养能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来源:2024年4月刊《中国地热》/戴海雷

传真 :0311-83075539 座机:0311-83075539 15632354258 邮编:050000
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南大街122号振头大厦602
©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