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网站!

协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协会动态

十三五”地热能产业迎重大发展契机

2018-06-25 16:52:09     来源: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
  “中国第一次把地热能开发写进全国的总规划,‘十三五’是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春天。”曹耀峰院士8月11日在杭州召开的陆特能源·2016第八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铿锵有力的讲话为行业传递出振奋人心的信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地热能作为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赋予了更多的“绿色”内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在会上指出,根据规划,“十三五”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积新增11亿平方米,其中,浅层地热能7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4亿平方米。到2020年,我国地热供暖/制冷面积将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共可替代标煤7210万吨。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已把地热能作为一个战略的行业列入‘十三五’规划,我相信‘十三五’将是中国地热能发展的春天,会推动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和其他地热能的利用。”

  地源热泵快速发展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这几年发展最快的就是地源热泵。”中科院院士、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汪集旸在论坛会上如是说道,“早期,温泉洗浴和旅游是最主要的地热利用形式。当前,供暖、洗浴、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成为了潮流。”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就开始研究热泵,但因不符缺电和贫穷等国情,基本搁置未用。20世纪90年代地源热泵从国外引进中国,发展机遇和条件成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棪在会上指出,过去20年,中国地源热泵呈现高速发展态势,“1995年全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仅为0.8兆瓦,2000年是9.7兆瓦,2005年631兆瓦,2010年4250兆瓦,到了2015年达到11781兆瓦。”

  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0年,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年增46%,利用能量年均增长35%。2010年至2015年,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和年利用量分别增长2.8倍和3.5倍,平均年累进增长率分别高达22%和28%。

  中国地源热泵的快速发展还体现在全球装机容量占比及年利用能量的全球占比。1995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只占全球装机总量的0.04%,到2015年时,这一比例已达到23.61%。中国地源热泵年利用能量全球占比方面表现为:1995年,中国地源热泵年利用能量占全球总利用能量的0.05%,2000年0.36%,2005年7.51%,2010年24.99%,到2015年时,这一比例已飙升至30.86%。

  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宁波在讲话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实现年替代标煤116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000万吨。到2015年底,北京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约20%。

  “2015年世界地热大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地源热泵装机容量是第二,美国是第一。但是利用的能量来说,中国是世界第一,美国是世界第二。”郑克棪主任分析认为,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和利用容量都将达到世界第一。

  汪集晹院士指出,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其中,可利用量相当于4948万亿吨标准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亿吨标准煤计算,能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

  地热能迎来新曙光

  伴随着“十三五”大幕的拉开,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地源热泵行业迎来了新的曙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说,按照《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从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增长3个百分点。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这说明地热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的贡献十分巨大。”曹耀峰说。

  “我国第一个《全国“十三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前已经编制完成。”曹耀峰在会上表示,根据规划,“十三五”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积新增11亿平方米,其中,浅层地热能7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4亿平方米。至2020年,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郑克棪表示,“如果按照设计目标完成,到2020年,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和利用容量都可以到世界第一。”同样,汪集晹对未来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潜力充满信心,

  “我们国家有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只是按照“十三五”规划去做,只要新增面积5%,它的潜在市场规模就达1万亿,这个市场足够大。”关于地源热泵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来自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工李向东在发表题为《新绿建评价标准下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讲话中谈到,新旧绿标从适用范围来说,旧绿标适用于住宅和公建里面的商场、办公、旅馆,而新绿标是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其中,“新绿标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当前,地源热泵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已呈加速之势。

  据曹耀峰介绍,最近中国工程院正在做的课题为“中国地热能发展的规划布局战略研究”,“我们要研究各类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和模式,使用的边界以及投资运行成本对比,在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用宏观思维,兼顾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地上地下、深层浅层来做好这篇文章,做好产业布局,提出有价值的咨询报告,也给地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曹耀峰说。

  “为了强化和推动规范地热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5月正式组建了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曹耀峰介绍,目前正在着手提出地热领域的国家标准、发展规划、地区标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大大推进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

  从宏观上讲,“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把风能和太阳能纳入规划,当时的技术也比较低。十年,它涨了103倍和635倍。曹耀峰院士向《地源热泵》杂志记者讲道,地热能是“十三五”第一次纳入五年规划之中,从太阳能、风能开发编制规划十年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地热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十年中不可限量,‘十三五’地热的春天来了。”

  “我们应重新认识地热在新常态下的作用,”曹耀峰院士指出,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新常态下的能源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重新的给予认识和定位。

  陆特能源夏惊涛董事长在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未来地热能对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对世界经济进一步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活力。”

  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地源热泵行业面对战略机遇,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地源热泵行业整理竞争力,是摆在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在会上激烈的思想碰撞,共同探讨了行业发展之路。

  “地源热泵行业发展要靠科技,没有科技指导,单凭包工头式的经验是行不通的。”汪集晹院士讲述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把浅层地热能技术和中深层的地热能开发利用要结合起来,在应用上也要深浅结合,这些都要靠科技。若对地源热泵要综合利用开发应用,其能源效率能够达到70%~80%。”

  另外,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廷山指出,地热能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的融合,是整个科学技术和企业商业运作的整体结合。“地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如果传统地热不和高新技术相结合,那么它的发展要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在很小的地块上就会有大量应用地源热泵的工程。沈阳市地源热泵协会会长郭晓朝在会上指出,安全合理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是保障这项技术的前提,而科学规划好地源热泵的应用可以保证其持续稳步发展。“否则会大大损害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惊涛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吸纳更多高级的人才进入和投身于这个行业。”他说,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这个产业,才能把地源热泵产业蛋糕做得更大。“另外,技术壁垒也应该打破。”夏惊涛说,“技术只有共享才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思想只有碰撞才会闪出更多的火花。”

  夏惊涛认为,在地热能领域,“产”、“学”、“研”的结合非常弱,下一步要注重让“学”和“研”为“产”服务的理念。他还表示,政企合作在地热能领域比较弱,“政企合作可能是未来五到十年地源热泵产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第八届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会上分析认为,根据当前的地热能发展现状,行业需要人才,需要技术,需要装备。“它的背后就是科技改变中国,创新驱动未来,地热能是跨界融合,跨界竞争,跨界合作。”徐锭明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就是自由人的结合体。今后要依靠互联网,依靠“互联网+”,让地热能开发走向智能化、智慧化。

  历经20年发展,地源热泵行业企业数量从寥寥数家递增至几千家。郑克棪表示,“‘十三五’地源热泵要大发展,光凭企业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更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郑克棪建议,除了过去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支持,及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等,还希望出台适应新发展的新政策。另外,一些过去的优惠政策也需要落实,例如地源热泵享受民用电价,“有的地方实施了,有的地方电力部门不接受国家能源局的文件,还需要改进。”

  “行业如何更好地往前发展,那就需要资本的力量。”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PPP投资中心执行主任史金忠在发表题为《PPP在地源热泵项目中的运用》演讲中指出,“只有技术、管理和资本进行融合,才能让这个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史金忠认为,目前地源热泵行业中企业还是单兵作战的比较多,在产品研发环节用力比较多,在系统整合和融资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这个行业如果能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是能把行业推向一个更高水平的。”

  对于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多吉院士在会上分析指出,我国高温地热资源勘查严重滞后,中低温地热资源勘查不能满足开发需求,勘查工作滞后导致科技体系及规范标准不完善。他还表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我国目前还未出台一部专门性地热资源管理法律或行政法规,立法冲突造成地热多头行政管理和企业重复交纳税费,不利于地热能行业发展。

  国务院参事徐锭明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方针告诉能源工作者四个担子——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生态红线守护者、无碳能源开发者、持续发展推动者,这是每一个能源工作者肩上的责任。我国地源热泵及地热能行业,在已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未来需要更多的“能源工作者”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共同迎接地源热泵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传真 :0311-83075539 座机:0311-83075539 15632354258 邮编:050000
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南大街122号振头大厦602
©河北省地热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